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如何練出手腕的巧力,打好『三點不動』的低蹲式揮桿。

(本篇2015-01-17曾用happywork名義發表於Mobile01)

    上果嶺那一桿還有130碼,怎麼高手卻常用半揮桿打?
l   果嶺腹地夠的話,用7.8號低蹲式半揮打比用P桿全揮打更穩定。

甚麼是低蹲式揮桿?

  1.  低蹲式揮桿可做全揮桿和半揮桿也適合打沙坑桿。但是因為『加寬站幅低蹲』和『不轉後腳做大幅轉身收桿』,所以距離會比正常轉身的揮桿短10~15%
  2.  很多人都以為是用P桿或A桿打一半距離叫做半揮桿。其實半揮桿不限於用PA桿,不過一般不會拿比5號還長的桿。最常見的是用7號打120130的距離。
  3. 這裡說的半揮桿不是書上常說的:用open的站姿來縮小上桿幅度的半揮桿。而是利用稍微下蹲,頭與雙腳三點不動的業餘式半揮桿。
  4. 半揮桿不是打的力量比較小,是轉動得比較小,目的是達成方向或距離的精準。縮小轉動的幅度來控制,使出的力道還是和全揮相同。
  5. 低蹲式打法是以半揮桿為主,不過還是有如附圖:可以全揮、3/41/21/4揮的變化。
  6. Punch打法算半揮桿嗎?不太相同,半揮是限制上桿的幅度,Punch是限制收桿的幅度。Punch的目的是打出低球或比較不怕風的逆旋較小的球。
  7. 職業球手也常打半揮桿嗎?職業球手也常打半揮桿,但是年輕球員打的不是我說的半揮桿。長春組打的就比較接近我說的半揮桿。
  8. 那為何不用書上說的半揮桿,要採用另一種半揮桿呢?因為對業餘球手來說這個失誤率比較低,尤其是上果嶺那一桿。很多低差點業餘球手都採用這種打法。在美國有教練訓練新手時也採用這種方法。
  9. 既然常用在上果嶺的那一桿,那是不是等以後下場了才練? 剛初學就練效果更好,一開始就會用巧力,其他力就不會亂用。(甚至建議初學者在還沒學全揮桿之前先從這裡入門。)



    初學者常常發覺:揮的力道明明比旁邊球道的高手還強,為什麼球還是沒他遠?

l   因為還有一個看不到的力量在 --- 腕力釋放出來的巧力。初學者最不會運用的就是腕力。當你不能善用腕力時,揮桿效果就會大打折扣。

l   常練低蹲式揮桿的話,因為身體的轉動較小,所以更容易練出正確的腕力釋放。打羽毛球,要從己方底線打到對方底線,使用的就是這個力。就算力量很大的人,如果使不上這個力,是打不到對方底線的。(投棒球、丟滑水飛飄石用的也是這個力道。)

l   曾經有人說他在美國跟了一位很知名的教練。他不是一開始就讓學生拿球桿。是先上幾堂課後才讓學生拿短桿。接著要用短桿空揮那個橡皮tee好一陣子,直到能揮出很清脆的觸擊聲後才開始打球。這個空揮橡皮tee其實就是在練腕力(巧力)

l   只轉動肩膀和用腕力去打,兩個腳底都要踏實在地上。幅度自然就好不用刻意轉到很大。空揮時3點不動,頭和兩腳。剛開始慢慢揮,漸漸加速,揮動要有節奏。眼睛是盯著tee,以後實際打球時也是這樣,目光不能隨球往前飄出去。直到球快落地了才轉頭(不是抬頭)去看它的落點。

l   正確的話最後會打出一個很清脆的類似打臉的聲音,聲音很響。光用力不一定會很響,好像拍手掌一樣,要用一些手腕的巧力才行。就聽tee的聲音來判斷正確與否。如果之前沒練這個,隨時練都還來得及。練好後,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如果不是上果嶺的桿,採用全揮桿,也會發覺比之前的距離要遠,因為多了一個腕力。

l   進入中高級之後,常常會去討論揮擊的『延遲』。初期有把手腕的巧力練好的話,中期後自然就容易練出延遲。這是進入單差點的關鍵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