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

爲什麽長鐡桿打不出距離?

借用ec1214 在其他高球交流平台提問的內容:
請問各位前輩,小弟7鐡落點152左右,8鐡落點135左右,可是6543鐡卻打不出距離,都是在160170之間,4號小鷄腿大概落點在180200之間,請問是什麽原因呢?我都是用S的桿身~謝謝!
‘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依台灣多數男性業餘球手來舉例:年齡35前後、身高172上下、體重65左右、肌力普通。
3195 4185 5175 6165 7155。各差10碼。
7155 8140 9125 P110。各差15碼。

如果身材相若,每桿距離皆可達到以上標準,代表揮桿已經非常順暢。
如果多數達到,但是其中一兩支距離不足或太遠,則要檢查桿面角度是否異常。
如果像ec1214大說的:7號以下還OK,但是更長的就打不出來。這是很多人在初階時的通病。

聽過這句話嗎? ”無論長短桿,全揮時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”。
第一次聽到的人可能會有些猜疑,”力學上來說短桿用的時間當然比較短,怎麼會長短都用一樣的時間呢?”
是的,要使用相同的時間,必須要靠正確的轉身,延遲釋放以及長時間的練習。
無論長短桿,全揮時間相同,自然能發揮每一支球桿的特性和距離。

至於如何練習讓每一個揮桿的時間都相同呢?
1.     讓揮桿的力量盡量來至於身體的轉動,少用手臂的力量打。
手臂其實也要用很大的力量,但只在於維持住肩與臂的那個三角形。
過度用手臂揮桿的現象就是短桿很遠,但是長桿卻打不出距離。
如果練習場又常用7號鐵的話, 很容易太早就把力量用盡,當拿更長的球桿時,擊中球的霎那間,球桿已經是在減速的狀態了。
想把球擊出最佳距離,擊中球的霎那間應該還是在加速,如此儲存在桿身的力量才能在過球後同時釋放出來。
2.          參考 兩種揮桿方式的比較” 
先要知道,4號鐵桿雖然是比7號鐵桿長,但是重量卻是較輕的。如果下桿時太早釋放手腕(如【乙】),則會加大了揮桿圓幅,降低了桿頭的加速度。
像【甲】的方式下桿,則比較不會被球桿的長度拖累,較能發揮長桿的距離。
3.     接著就是要不斷的練習,練到長短桿的揮桿時間都很接近。這時候可能會發覺拿7號桿已經不會如之前那麼地用力,那麼的急促,可是距離卻反而比較遠。

 至於使用球桿的彈性和硬度不對,是會影響距離,但不是讓長短桿沒辦法拉開距離的主因。不過還是建議ec1214換成R的桿身會較佳。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