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

剖析股市為何會有高低起伏

話說主力想拉就拉,想殺就殺嗎?

假設市場流動股票有1000張,股價100元。流動現金有10000萬。(在封閉市場,股票張數與現金流都不變)

無消息: 想賣的有30%(3000萬) = 想買的有30%(3000萬)。所以股價會持平。
利空: 想賣的有35%(3500萬) > 想買的有25%(2500萬)。股價下跌到80元。
利空: 想賣的有35%(2800萬) > 想買的有25%(2500萬)。股價下跌到60元。
利空: 想賣的有35%(2100萬) < 想買的有25%(2500萬)。股價止跌反漲到70元。
利空出盡:想賣的有30%(2100萬) < 想買的有30%(3000萬)。股價上漲到90元。
無消息: 想賣的有30%(2700萬) < 想買的有30%(3000萬)。股價上漲到110元。
利多: 想賣的有25%(2750萬) < 想買的有35%(3500萬)。股價上漲到130元。
利多: 想賣的有25%(3250萬) < 想買的有35%(3500萬)。股價上漲到150元。
利多: 想賣的有25%(3750萬) > 想買的有35%(3500萬)。股價回跌到140元。
利多鈍化:想賣的有30%(4200萬) > 想買的有30%(3000萬)。股價跌到120元。
…………..
…………..
虛線可以自行計算。

當然這是封閉的股市,即便利空不斷,股票也有低點。即便利多不停,股票也有高點。股市會不斷循環,不會永遠的漲也不會永遠的跌。
如果還要續漲可不可以,當然可以!就繼續輸血,繼續輸血,繼續輸血….

台灣在歷史高點12682時,上市股票199家,總市值2.6兆。總市值佔GNP的比重155.6%。
2016/12月股市均價9200,上市公司超過900家,總市值27兆。總市值佔GNP的比重153.8%。

如果台股要漲到12682有沒有可能,當然有。只要總資金再增加(12682-9200)/9200=37.8%。就是台灣的流動資金還要增加37.8%。大陸的資金繼續匯回台灣參予股市就可以達成。
參考上面的列表就能知道,資金絕不能失血,不然再多的利多都會鈍化而回頭。
'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很多人知道,”總市值佔GNP的比重”又稱為巴菲特指數。巴菲特依此來研判股市。150%以上稱為過熱。90%以下過冷。

巴菲特指的本是美國股市,可是卻意外地發覺,過去台股幾次的高低點也恰好很適用。是否這個指數不是心理指數而是科學指數?諸如 ”多少馬力能拉得動多少負載” 是科學的,全世界都通用。股市裡資金有如馬力,市值就是負載。

短期來說,股市如同是封閉的,無論市值變大或變小,股市的流動資金是不變的。
當下跌到快接近底部時,雖然很多人要賣,但是因為股票市值變很低,所以賣方壓力就會越來越弱。這時候即便還在利空不斷的階段,也會形成利空不跌反漲。同理股票上漲至頂部時,這道理就正好相反,會有利多不漲反跌的現象。

不過長期來說,股市是開放的,當股票大漲時,参與人會增加,資金也會增加。反之股票大跌時,人會離開,資金也會撤退。但是在急漲急跌段,資金的反應通常會落後股價。期間還有要考慮的是,政府要抽稅,劵商要拿手續費,這些錢不太容易回流股市。所以要維持股市恆常的話,需要不斷的有新人加入。

6000時上看8000的只有50%
8000時上看1000070%
10000時上看12000就有90%了。
這是心理層面,如果這個能準,巴菲特可能早就垮台了。不然就是巴菲特騙人,因為巴菲特指數是完全背道而馳的。
如果股市已失血,拉不動了,散戶通常最後知道。有人說”等訊號”,不過當訊號出現時,就是大戶已經跑了。
當年在9000多點跑掉的散戶(我也沒跑,懂得跑的很少),到12000點時可能會被笑是呆子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